巴氏杀菌机的工作原理是什么?如何确保杀菌效果?
2025-06-27 来自: 诸城华锐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浏览次数:140
巴氏杀菌机(Pasteurizer)是一种通过控制温度杀灭食品中病原菌和腐败菌的设备,其核心原理由法国科学家路易斯·巴斯德(Louis Pasteur)于19世纪提出。巴氏杀菌并非完全灭菌,而是通过低温长时间(LTLT)或高温短时间(HTST)的热处理,将目标微生物降至安全水平,保留食品的营养和风味。
1. 工作原理
温度与时间控制:
巴氏杀菌通常将食品加热至60~85℃,并保持15秒至30分钟。例如:
牛奶杀菌:72℃维持15秒(HTST法),或63℃保持30分钟(LTLT法)。
果汁杀菌:88℃维持1分钟,以灭活耐热霉菌(如巴氏杀菌橙汁)。
温度和时间需根据食品的pH值、粘度和微生物种类精确设定。
热交换方式:
现代巴氏杀菌机多采用板式热交换器或管式热交换器,通过热回收段(预热)、加热段(蒸汽或热水加热)和冷却段(冰水降温)实现高效能量利用。
2. 确保杀菌效果的关键因素
均匀加热:设备需确保食品受热均匀,避免局部温度不足。例如,牛奶杀菌时需通过湍流设计防止脂肪层分离。
精准温控:传感器和PLC系统需实时监控温度波动,误差范围不超过±0.5℃。
后续冷链管理:巴氏杀菌后产品需立即冷却至4℃以下,并全程冷藏(如鲜奶的保质期约7天)。
3. 与超高温灭菌(UHT)的区别
巴氏杀菌保留更多活性成分(如维生素、益生菌),但需冷藏;UHT(135℃以上)可常温保存,但营养损失较大。

